欢迎访问安徽九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联系电话:86-0558-2253952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透过食品事件看中国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阅读次数:4198

进入21世纪以来,短暂的十年间,似乎每年都会有许多食品安全的事件爆上银屏,在此,我们对这十年间的食品事件做一简单的回顾。

2000年

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市区工商部门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2001年广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岗一货仓商店有掺有矿物油的“毒米”查处300吨“毒大米”经过漂白等加工……。

2、毒瓜子事件: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

3、瘦肉精事件: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4、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1年9月3日,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剩一个月不到,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

5、豆奶中毒事件: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6、双氧水、福尔马林食物事件:2001年12月22日《重庆晚报》报道:正值当地“放心火锅”参评热潮,江北区黄泥村“兄弟串串”火锅店老板袁某居然拿严禁使用的福尔马林浸泡菜品,更恶劣的是还当白酒给食客饮用。遭此横祸的食客经及时抢救,暂无性命之忧。

2002年

7、过期月饼事件: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8、假鸭血事件: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9、假白砂糖事件: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2003年

10、海城豆奶事件:2003年3月19日,辽宁海城发生豆奶中毒事件,海城市铁西区的8所小学,3000余名学生在同一天饮用了区教委推荐的豆奶后,持续发生了腹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已经证实有3人死亡。

11、“非典”事件:2003年,非典在我国爆发,病毒可能来源于餐桌上的果子狸。据统计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这些都属于食源性中毒事件。包括1998年上海爆发的毛蚶事件。

12、毒狗肉事件: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13、金华火腿事件: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14、毒海带事件: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15、双氧水加工事件: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2004年

16、石蜡火锅底料事件:2004年2月1日,央视曝光了重庆“问题”火锅底料,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无色无味的石蜡代替牛油作为凝固剂,加到了火锅底料里面,这石蜡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在这次事件中全国查处多起含有石蜡的火锅底料,在曝光前底料中加入石蜡也已经十分普遍,事后重庆政府为了重振重庆火锅的“雄风”悬红10万元奖赏举报者。

17、陈化粮事件: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18、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19、龙口粉丝事件: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20、广州毒酒事件:2004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1998年春节前夕,震惊全国的山西“朔州毒酒案”导致27人死亡,肇事者是山西文水县农民王青华等人,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了散装白酒,再批发给外地个体户。从1月26日开始,短短几天时间,山西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其中27人死亡。“朔州毒酒案”演绎成“山西毒酒案”。)

2005年

21、毛蚶事件:2005年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发现宁波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较去年同期上升3倍。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仑、勤州、海曙、江东、余姚、奉化、江北等地,并于2月1日,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在江东区和奉化市的海产品销售市场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检出了甲型副伤寒杆菌。( 1987年12月至1988年3月上海发生因食用不洁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造成30万上海市民染上肝炎,31人直接死于本病。在卫生防疫部门的跟踪检疫下,确定这是由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这次上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来自江苏省启东县被污染的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

22、苏丹红事件: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23、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24、潮安果脯事件: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25、甲醛啤酒事件: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

26、三鹿酸奶事件: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27、“维维”事件: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006年

28、孔雀石绿事件: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2005年12月广东省出口的豆豉鲮鱼罐头中检出孔雀石绿,2006年6月日本在我国出口的养殖鳗鱼中检出孔雀石绿,10月韩国在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中发现孔雀石绿,11月香港从内地进口的桂花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直到07年4月还有香港、日本检出的报道。

29、假冒的丙二醇事件: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30、奥美定事件: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31、生理盐水事件: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32、福寿螺事件: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33、鱼腥草事件: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34、人造蜂蜜事件: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

35、“华源”事件: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症状。因使用该药品,共导致81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涉及10个省份。

36、浙江瘦肉精事件: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37、红心咸鸭蛋事件: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38、多宝鱼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2007年

39、“龙凤”与“思念”事件: 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

40、上海星巴克过期苹果汁事件:2007年7月27日下午,几位上海市民反映,他们在星巴克一门店内喝到过期苹果汁,店方承认工作失误,表示将内部调查。

41、台湾婴儿配方奶粉致病菌事件:2007年7月27日,据公布数据显示,被检出阪崎肠杆菌的婴儿配方奶粉,总数为7.26吨,在8月14日从香港进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崎肠杆菌超标,检测值为0.92 cfu/100g,进口商是东莞惠顺贸易有限公司。

2008年

42、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检验,而据悉这些患病婴幼儿均曾食用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开始浮出水面。此后,全国陆续爆出因食用三鹿等品牌乳制品而发生负反应的病例,事态之严重,令人震慑!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全面爆发。

43、“新鲜红枣”事件: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

44、蒙牛“特仑苏”OMP牛奶事件:特仑苏牛奶在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添加OMP后,蒙牛回应坚称其产品安全,也未主动召回已上市的OMP牛奶产品。前些天,北京华联精品超市、美廉美等连锁超市已主动将蒙牛特仑苏牛奶全部下架。超市表示,消费者购买的2月2日前生产的特仑苏OMP牛奶可凭小票退货。

45、广元柑橘事件: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2009年

46、雪碧汞毒门事件: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47、砒霜事件: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48、王老吉事件: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2010年

49、地沟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0、“紫砂门”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51、麦乐鸡事件: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52、“二次”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011年

53、皮革奶事件:2011年2月17日,一则“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水解蛋白掺入奶粉中。内地最早于2005年发现山东奸商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引发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

54、沃尔玛毒板鸭事件:2011年2月28日,一市民向重庆市工商局投诉,称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重庆九龙广场店熟食品柜台,将过期的“樟茶板鸭”进行油炸加工后再销售。接到投诉后,重庆市工商局立即派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在现场,执法人员在熟食加工区发现,该超市熟食品部女员工正在加工“樟茶板鸭”。

55、 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


  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两名运动员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检时呈阳性而被禁赛。


199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饲料,并出台农牧发[1999]1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规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发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陆续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时曾集体进食过猪肝,随即表现出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市场上的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庐县发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集体中毒事件,现已发现中毒群众180余人。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中毒入院。

56、染色馒头事件:新华网上海4月13日电(记者俞丽虹、周琳、周蕊)“用色素化妆的馒头,居然能够堂而皇之摆上大超市的货架”,“‘健美’猪肉、‘回炉’板鸭、‘染色’馒头,还有多少问题食品隐藏在我们身边”……上海多家超市销售违法使用色素的馒头产品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公众的质疑。食品安全领域为何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拷问的对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众多的食品安全隐患,怎能让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在食品安全隐患愈演愈烈的今天,法律的制裁、企业的自律、消费者的监督,是维护食品安全的必要环节。作为食品企业中一员的我们,我们承认我们的产品没有“三鹿”般的家喻户晓,我们的团队没有“沃尔玛”似的强大,但在食品质量每况愈下的今天,我们,可以对着广大消费者问心无愧的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