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九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联系电话:86-0558-2253952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如何避免塑化剂?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阅读次数:4198

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可能含有塑化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以及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儿童玩具等。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表示,按照我们已经形成的现代生活方式,完全躲开塑化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紧张,因为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化剂并不会伤害人体。他举例说,“大家都知道砒霜能毒死人,但小剂量砒霜却可治疗白血病。塑化剂DEHP也一样,它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主要取决于‘量’的多少。且动物代谢试验也证明,DEHP在两天之内就可自行排出体外。”

  台湾相关专家建议,在做出明确界定之前,除避免购买已被列入“黑名单”的品牌和食物类别,尽量不要吃浓稠状饮料等加工食品。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则提醒,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说明里面含有塑化剂,购买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选择儿童用品时,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尽量少买。带保鲜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尤其是肉类,因为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伍学焱还建议,人们可以学着简单生活,在平时尽可能少接触可能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制品。比如,少吃一次性塑料包装的食品,在家里盛装食物时,选择瓷质餐具等。

  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起云剂?

  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属工业用添加剂,大陆称之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不法企业添加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DINP),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卫生部6月1日发布的2011年第16号公告中,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进入体内的塑化剂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至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下降。

  每天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较低,即使每天摄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塑化剂最大危害

  导致心血管疾病

  “塑化剂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其次是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然后是生殖方面的疾病,比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造成儿童性别错乱等。”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说。

  服用剂量过多或长期接触是这些损害的前提。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塑化剂的含量几乎都高于1000毫克/升,而台湾这次查出的相关食品中,塑化剂DEHP浓度远比上述值低。因塑化剂在人体内代谢很快,大家不用过度恐慌。需要提醒的是,塑化剂作为一种化工原料,根本不允许添加进食物中,为规避可能的风险,除不购买已曝光的商品外,浓稠状饮料,如奶茶、奶昔等加工食品也尽量少食。